2025 / 5
021

/
Jul / 2025

CTCIEF

中鼎教育基金會

第四屆台灣永續工程論壇 綠色智慧轉型 打造工程永續未來

CTCI中鼎集團與CTCIEF中鼎教育基金會於2024年12月舉辦「第四屆台灣永續工程論壇」,聚焦主題為「永續未來-人工智慧X自然解方X永續人才」。本屆論壇吸引超過200位各行業專業人士參與,透過三大分場深入交流,並透過從不同角度對話、找尋創新解決方案,以期搭建後續跨界合作創新橋梁。

中鼎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表示,中鼎以工程核心本業,扮演「地球永續的把關者」,積極接軌國際;而中鼎教育基金會去年獲准成為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UNFCCC COP)觀察員後,連續兩年實際參與,掌握國際第一手資訊;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顧洋執行長補充,儘管本屆COP各締約方在許多議題的立場上都有顯著差異,但仍展現了相互尊重、積極協商的態度,並期創造更多氣候行動機制,促成轉型。

善用AI傳承技術

在本屆論壇中,「人工智慧」分場,邀請中鼎集團創研長邱進源介紹設計工具AI化、工程專家系統、工廠AI智能控制等三支箭;由中興工程周頌安總工程師分享以AI打造線上學習平台、施工設計查驗;台灣世曦分享運用AI偵測、解讀高解析衛星、無人機拍攝影像建置模型、檢測施工品質等經驗。

然而,中鼎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林道通指出,AI技術仍面臨數據不足、技術整合困難和使用者技能不足等挑戰。並強調AI應用應結合技術傳承與永續設計思維,才能提升其適用性和效率。

兼顧自然與人類共榮

「自然解方」分場,臺師大葉欣誠教授提醒,依照IUCN (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定義,工程執行需將對生態系統的影響最小化。臺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李玲玲教授進一步解釋,自然解方不僅止於保護自然,更應能應對ESG挑戰,同時增進人類福祉、生物多樣性、生態服務與韌性。中鼎集團永續與淨零辦公室生物多樣性方巽禾專案經理,分享了依據TNFD評估自然資本依賴與衝擊,並將其結合核心業務執行生物多樣性計畫的實務經驗。

產學合力培育永續人才

「永續人才」分場, TAISE秘書長申永順強調,人才是永續發展的核心。綠色技能除了行業特定技術外,更包含永續報告編製、環境影響評估、法規遵循等跨行業技能,以及環境知能、創新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軟實力。建議企業應規劃永續人才專業知能架構與課程地圖,連結升遷機制鼓勵進修,並與大學建立產學合作,同時打造優質職場環境以留住人才。

中鼎集團永續長何麗嫺分享永續人才創新趨勢並闡述新世代綠色人才激發韌性與創新的養成。中華工程教育學會劉曼君副執行長介紹如何透過國際認證,培育具備永續知識與能力的人才。

從把關者到造浪者 中鼎專注綠色工程穩健成長

中鼎集團余俊彥總裁觀察,面對永續及AI議題,無論是AI建廠工程、綠能、複循環電廠、液化天然氣儲運、廢棄物再生、智慧營運中心,或是藍氫、碳捕捉、永續航空燃油、海水淡化等科技,都是綠色巨浪下可能的機會。過去這些年來,集團積極投注綠色與數位工程轉型,業績連年穩健成長。

此外,中鼎不僅自身投入永續,更積極與各界共好,透過打造低碳供應鏈,培植廠商碳管理能力,同時開放內部專業課程,成立線上「鼎學網」,開放各界共學,提升整體工程產業技術和知識。而為推動企業永續動能、精進整體永續成效,中鼎也委託外部學者專家協助打造中鼎ESG計畫,盤點研析國際趨勢和同業作法,研議中長期淨零與永續治理策略。

而該計畫主持人、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蔣本基名譽教授表示,國際淨零轉型趨勢,對中鼎是挑戰也是機會,透過持續拓展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積極參與國際倡議與組織等方式,中鼎展現行業領導力、提升品牌形象,同時推升社會影響力和國際能見度。

展望未來,中鼎承諾,未來將與產官學多方更密切合作,為台灣乃至全球永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