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friendly Innovation
綠色創新
桃園市生質能中心簡介
桃園市生質能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 由桃園市政府為解決市內垃圾處理問題,並配合「循環經濟」、「生質廢棄物資源化」政策,依促參法以BOT方式遴選特許廠商興建並營運;經過公開招標評選後,由中鼎集團攜手旗下子公司崑鼎綠能環保股份有限公司(ECOVE)與長榮鋼鐵共組合作聯盟成功取得本案,並成立「榮鼎綠能股份有限公司」,由中鼎負責本中心的興建,崑鼎旗下的信鼎負責操作營運。 本中心為全國首座整合熱處理設施(設計日處理量660噸、年處理量219,000噸) 、厭氧消化設施(設計日處理量135噸、年處理量為49,275噸)及掩埋場(設計掩埋容量約40,000立方公尺)三合一的生質能中心,將廢棄物導向減量(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以有效落實「循環經濟」理念,成為生質能產業與資源循環示範園區。以下針對本中心的主要特點介紹如下。
全國發電效率最高及首座取得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證的熱處理設施
本中心的熱處理設施設計結合國外先進技術,包含採用廢棄物前處理技術、高燃燒效率及高鍋爐效率技術和全面性整合相關系統效能提升,以大幅提高熱處理設施發電效率及充分回收廢棄物中的再生能源。依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設置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申請認定為廢棄物發電設備,經審查後符合要求,成為全國首座取得再生能源發電設備認證的熱處理設施。以下介紹相關系統設備效能。
• 提升熱值、減少污染效能的廢棄物前處理系統
本中心的熱處理設施為全國首座採一前一後雙貯坑設計的設計,前貯坑用於接收和貯存進廠廢棄物,後貯坑則用於貯存經廢棄物前處理系統後的廢棄物,再由垃圾吊車抓取後貯坑的廢棄物進行投料焚化處理。

本中心雙貯坑設計之垃圾貯坑
廢棄物前處理系統採用兩線配置(2線×30噸/小時),廢棄物經由雙軸式破碎機將廢棄物破碎至約100 mm大小尺寸,並經由磁選機及渦電流分選機分選回收鐵及非鐵金屬,進一步排除金屬等不可燃物質,使廢棄物大小、成分均質化,從而達到提升熱值及燃燒效率、減少污染、降低底渣產生量與減少底渣熱量損失等效益。
• 高燃燒效率及高鍋爐效率的焚化及廢熱回收鍋爐系統
本中心的熱處理設施採用日本先進技術廠商的焚化與鍋爐系統,考量本中心收受廢棄物的特性,設計熱值為3,000 kcal/kg。為因應此高設計熱值,主燃段爐床冷卻方式採用新式水冷式爐床,可避免局部高溫損壞爐條,提升運轉率。並搭配先進燃燒自動控制程序,以低過量空氣達到更佳燃燒效果,減少廢氣量及熱量損失。水冷式爐床冷卻回收的熱水則透過設置熱交換器,將一次風進行第一階段加熱,有效回收餘熱;爐床側牆則選用堆焊管之水冷壁,不僅增加熱回收效率,亦達到減少燒結物產生的目的。鍋爐蒸汽溫度則由以往設計的400℃提升至430℃,增加蒸汽熱焓提高發電效率。

水冷式爐床及水冷壁

水冷式爐床及水冷壁
• 結合廢氣熱能回收的高效率廢氣處理系統
本中心的熱處理設施空污排放採歐盟標準設計,選用德國先進技術系統。考量除酸效率及衍生廢棄物等因素,採用低過量加藥之碳酸氫鈉乾式除酸處理製程。碳酸氫鈉經由磨粉機製成小粒徑後於煙氣反應塔與酸氣反應,為減少飛灰中未反應之碳酸氫鈉含量,增設反應灰循環再利用系統,有效降低廢氣中酸氣(HCl、SOx)濃度及衍生廢棄物產量,具減排減廢的效果。
本中心設置選擇性非觸媒還原法(SNCR),搭配聲納測溫系統自動控制,選擇不同高層及位置注入還原劑(液態尿素),使其可於最佳反應溫度區間進行脫硝,達到NOx最佳的去除效果。另外設置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塔(SCR),利用前述未反應完之餘氨進行還原反應,可同時去除戴奧辛及NOx。
乾式廢氣處理系統的廢氣均維持高溫約185°C,並採用低溫型SCR,廢氣不需要再加熱。於煙道後段增設一外部節熱器,將袋式集塵器出口廢氣降溫至150°C,利用回收的廢氣廢熱對飼水溫度加熱,進一步回收熱能。

選擇性觸媒還原反應塔(SCR)

煙道後段外部節熱器

焚化爐排放標準與本中心設計排放值
• 高效率汽輪發電機及氣冷式蒸汽冷凝器
本中心熱處理設施採用高效率汽輪發電機,出口蒸汽乾度大幅降低,回收更多蒸汽熱能。採用高效率氣冷式冷凝器,設計大氣溫度採34℃,汽輪機出口壓力降低至0.15kg/cm²A ,均優於國內大多數焚化廠,可回收利用更多蒸汽熱能。汽機餘熱用於一次與二次空氣預熱。


目前國內營運中的焚化廠發電效率偏低,平均約21%左右。為達到本中心熱處理設施高發電效率的目標,設計時將各系統的能源回收及用電量列為考量重點,並將廢氣的廢熱、蒸汽及其他能源的充分整合再利用。經過各項效能提升的作法後,發電效率大幅提高至約28%,遠高於國內既有焚化廠暨再生能源廢棄物發電設備認定標準,成為現今全國發電效率最高的熱處理設施。
全國首座符合歐盟運轉規範的熱處理設施
為確保良好生活品質及環境友善,本中心熱處理設施參考歐盟標準設計並引進德國、日本等先進技術。除廢氣處理系統空污排放採歐盟標準設計外,營運管理模式亦為全國首座符合歐盟相關運轉規範。主要管理措施包含:爐溫管理、廢氣排放管理、廢氣連續監測設施管理等。
廚餘生質能源化的厭氧消化設施
本中心厭氧消化設施主要包含廚餘前處理、緩衝槽、消化槽、沼氣生物脫硫、沼氣發電、脫水機及燃燒塔等設施。本中心接收廚餘、水肥等有機廢棄物,廚餘經前處理程序去除塑膠袋、砂石等無法被生物分解的異物,再經由鎚磨機以製漿泵送至緩衝槽進行酸化反應;然後以泵浦每小時定量泵送有機物至厭氧消化槽反應。有機物經由甲烷菌消化後產生沼氣,送至沼氣發電機進行發電,並於該發電機設置散熱水箱模組,進行廢熱回收再利用。 消化槽污泥將泵送至脫水機固液分離,由於沼渣及沼液為有養分的有機物質,因此優先尋找再利用方式(如農地再利用、液態肥料等),以期達到完全循環再利用的目標。

厭氧消化槽內部(興建階段)
銜接廢棄物資源化技術發展的掩埋場
為符合環保科技園區衍生廢棄物妥善處理之精神,本中心的掩埋場主要用於掩埋本中心產生的飛灰穩定化物及本工業區管理單位所屬淨水場與廢污水廠產生之無機性污泥。隨著資源化技術的日益精進成熟,掩埋廢棄物量將逐漸減少,進而延長掩埋場使用年限。未來,待掩埋場封閉復育植生後,將成為充滿生態與綠意的開放休憩空間,以落實廢棄物減量、再製與利用的示範教育場域。

本中心掩埋場(興建階段)
引領邁向新世代循環型的生質能中心
本中心以零廢棄、低污染、多元化處理與永續經營的循環型處理設施做為目標,朝向綜合處理廠,強調提供總體解決方案,以循環經濟理念設廠,宣告邁入新世代垃圾處理時代的來臨。期望透過落實循環經濟的理念,讓廢棄物不再是廢棄物,而是一種可利用的能源物質(Energy from Waste),實現本中心理念,即經由「廢棄物循環、水循環、能源循還」三循環,讓本中心成為低碳永續的「綠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