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friendly Innovation
綠色創新
中鼎綠色工程 守護生物多樣性
為留給後代更美好的未來,繼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承諾控制升溫在1.5˚C以下,2022年底舉辦的第十五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全球近200國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nming-Montreal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 達成「30 X 30」的共識,旨在2030年前,保護全球30%的陸域和30%的水域的物種多樣性,遏止陸地和海洋生物的持續喪失,並期喚起大眾的重視,進而以行動確保,在2030年,使具有高度生物多樣性重要性區域的生態系統喪失接近於零。
2023年世界經濟論壇指出,依影響嚴重程度評估,未來10年內的十大風險,氣候環境面向的風險就具有六項,其中以「氣候變遷減緩失敗」列居首位,而「生物多樣性喪失與生態性系統失衡」列為第四位。由此可知,若現在不做出改變,地球的生態環境將岌岌可危。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包括三個層面: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遺傳多樣性越高,則族群中可提供環境天擇的基因愈多,對於環境適應能力就愈強,有利於族群的生存及演化;物種多樣性越高,代表給定地區的不同物種數量越多,一般來說離赤道越近物種數越多越豐富;生態系多樣性越高,環境複雜度也越高,因為提供棲息環境越多樣,生物種類也越多,例如熱帶雨林的生態系多樣性會大於草原、也大於沙漠。每一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在環境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及功能,因此生物多樣性就是自然資源的寶庫,對地球資源的永續經營非常重要。
中鼎的生物多樣性承諾與目標
中鼎自許為地球永續的把關者,實踐綠色工程願景,長期致力於各項綠色工程技術的開發,以設計、採購、建造、試車、操作及除役的全生命週期角度,為客戶提供經濟且可行的環保節能方案,減少污染、降低影響人類健康及環境破壞的風險,達到中鼎、合作夥伴、利害關係人,及社會環境的多贏局面,更為維護永續長存的生態環境盡最大心力。
對於保護自然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中鼎做到以下承諾:
1.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需符合零毀林標準,營運據點避開生物多樣性熱區。
2.既有的營運據點鄰近範圍如有觸及生物多樣性熱區,承諾提出迴避、減輕、恢復及補償的策略,以降低對該區域的影響。
3.定期監測營運據點周圍的生態環境及評估影響。
4.實施生物多樣性風險鑑別,包括自有據點與鄰近地區、上游及下游活動。
5.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育活動或倡議。
6.與上、下游價值鏈以及利害關係人議合,合作達成上述的承諾。
中鼎針對生物多樣性訂定2030年目標營運據點達到無淨損失(No Net Loss, NNL)及符合零毀林標準(Zero Deforestation);2050年目標營運據點達到淨正向影響(Net Positive Impact, NPI)及價值鏈達到無淨損失與符合零毀林標準。要達到以上的目標,中鼎集團在執行各項工程專案時,需落實工程所在地之生態保護,包括執行公共工程建設之設計、施工等各階段之生態檢核工作,由具有生態專業人員配合辦理各項生態資料蒐集、調查、評析,並且協助將生態保育之概念融入工程專案,提出生態保育措施並落實於工程執行中;在全球工地建造前,對於工地周遭的環境,亦同樣先行做好生態調查及必要之環境影響評估,工程設計時,考量當地物種、棲地及生態環境,避開重要的保護地與特殊棲地,並提出減輕、恢復及補償策略。
鼎力綠水生命力 守護生物多樣性
目前,全球有超過80%的廢水未經處理,並排放至生物多樣性豐富的淡水水體與海洋中,持續對水文環境造成危害,因此廢水處理設施的建立,將是守護環境的關鍵之一。中鼎集團深耕水資源領域40餘年,基於多年來的經驗與實績,持續為水文環境的保護作出實質貢獻;為深化集團同仁對「綠水文化」的認知,中鼎導入「中鼎生物多樣性計畫—鼎力綠水生命力」,從總部大樓、營運據點、到專案執行,於設計(E)、採購(P)、建造(C)的各階段工作中重視生態保護,並以具體ESG作為,逐步達成集團生物多樣性目標,讓地球從自然負向往自然正向邁進。
1.設計階段
公共工程委員會要求新建工程應實施生態檢核作業,須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之計畫型工程,於工程設計時根據可行性研究之生態評析成果,提出環評承諾規劃生態保育對策及工程方案,以完成細部設計。
2.採購階段
根據中鼎永續供應鏈發展策略中的氣候行動,維護生物多樣性即為其中之一的要求,透過「廠商對企業永續經營及淨零排放之承諾書」,要求廠商承諾評估與揭露其對於生物多樣性之依賴與衝擊,願意零濫伐森林。
3.建造階段
在工地除了不砍伐樹木之外,也需考量到施工造成的噪音、震動及揚塵,並透過減輕衝擊方式,減少對生態影響,也避免夜間施工、減少照明,降低對周邊棲地干擾。此外,人員於工地入場前均需執行環境教育訓練,或利用集會時機向人員講解生態保護法令之相關規定及落實生態保育應採取之各項作為。
另外,中鼎亦參加對外倡議,簽署商業自然聯盟(Business for Nature)的商業自然行動聲明,突顯守護生態多樣性的決心,此聲明共有跨53國400+家企業響應,希望所有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到2030年評估和披露其對生物多樣性的風險、影響和依賴,以期在2030年之前扭轉自然喪失的趨勢。
攜手夥伴與透過教育擴大影響力
生物多樣性的議題不僅中鼎自身應該關注與支持,中鼎的利害關係人如政府、專家學者、在地社區、廠商、客戶等也無法置身事外。透過攜手合作夥伴擴大影響力,也利用自身環境教育場域將保護觀念融入社會大眾,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舉例來說,在2022年,中鼎舉辦社團活動,前往台北市的重要自然資產及國家級重要濕地─關渡濕地,從了解濕地開始,透過專業的園區導覽,走訪不同的濕地面貌;用行動守護濕地,去除水田中的高莖草,疏通水源維持濕地淨化水質功能,保護關渡濕地的生物多樣性。
又如2023年,中鼎執行城市尋蹤者生物多樣性協作計畫,與芝山文化生態綠園及九大文化展館共同實踐生態保育,同仁作為生態志工攜手民眾共同成為「城市尋蹤者」,一起從參與鳥類、植物、昆蟲調查、建置調查資料庫、到執行保育計畫,守護台北市生物多樣性。同仁與民眾可以從調查中了解工作與居住環境、學習物種知識,寓教於樂又能親近大自然,豐富生態視野。
此外,中鼎亦長期投入各地生態與環境教育不遺餘力,如苗栗焚化廠結合鄰近的中港溪紅樹林、紫斑蝶、候鳥等棲地發展生態環教;基隆焚化廠則以「黑鳶回巢了」為環教主題,從基隆瀕危的黑鳶議題切入,讓大眾省思環境生態的重要性;林口水資源回收中心利用既有光臘樹植栽設置獨角仙復育區,並讓國小學童一起參與,環教向下扎根。
結語
中鼎集團自許為「地球永續的把關者」,致力以「綠色工程」核心本業在全世界打造兼顧經濟與環境的工程建設,進而為減緩氣候變遷、邁向淨零排放做出實質貢獻,更促進生物多樣性的保存,以落實生態保育,為地球永續善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