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
技術分享
鋰電池廠空調技術應用
—智能事業群 益鼎 機械部 吳銘福工程師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快速成長,對3C產品的需求日增,鋰離子電池作為其主要動力來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鋰電池對製造過程中的污染非常敏感,空氣中的粉塵、金屬顆粒與水分等形式的污染,皆會導致成品出現嚴重缺陷,甚至引發燃燒爆炸。 為避免上述問題,鋰電池製造商不僅需持續提升技術水準以確保產品品質,同時也需因應生產環境中更嚴格的製程條件,尤其三項關鍵參數:粉塵、金屬顆粒與水分,即對潔淨度與濕度的嚴格控制。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建構符合先進製程需求的乾燥無塵空間,是工程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文特別分享中鼎集團智能事業群旗下益鼎,如何透過空調技術的設計與應用,滿足鋰電池製程所需的極低濕度與潔淨條件,協助客戶達成提高產品良率、生產效率與營運安全的目標。
鋰電池的生產製造流程
鋰電池的製造流程可區分為三大主要生產區域,分別為極片生產區、組裝生產區與化成區,其各自負責不同的製造環節,構成完整的鋰電池生產鏈。 1.極片生產區 本階段主要進行正、負極材料的處理。正極材料(例如三元材料或磷酸鐵鋰)與負極材料(如石墨)分別塗佈於鋁箔與銅箔上,並經過烘烤、滾壓、裁切等步驟形成極片。接著將正負極片與隔離膜結合,進行捲繞形成電芯的雛形。 2.組裝生產區 捲繞後的電芯會被裝入金屬外殼中,接著進行極點焊接、電解液注入、封裝、清洗及套膜等作業,最終形成完整電池單體。在此階段,防塵與防爆的設計尤為重要,特別是電解液的處理環節,必須謹慎對待。 3.化成區 封裝完成的電池須進行首次充放電(化成)作業,該過程以小電流進行,目的在於活化電芯並穩定內部化學反應。此程序通常需持續數日,並要求穩定的溫度環境。

鋰電池的生產製造流程
鋰電池廠房空調系統技術應用
鋰電池的製造過程,高度依賴精密的空調控制系統,以維持生產環境的潔淨度與濕度穩定性。尤其在極片與組裝區域中,微量水分與金屬顆粒皆可能造成電池短路或品質瑕疵,嚴重影響生產良率與產品安全。
1.極片生產區空調技術
由於正極材料的處理需在露點溫度-30℃至-50℃的極度乾燥環境下進行,因此需建構高效能除濕空調系統,以下分享案例,同時考量成本與效益採用MAU+AHU兩段式除濕系統:
• 第一段:化學轉輪除濕新風空調箱(DH MAU)
使用矽膠為吸濕劑之化學轉輪,將引入的新鮮外氣進行化學乾燥,除溼至露點約-20℃(此溫度僅供參考,MAU可以設計露點溫度-60℃,應依當地氣候分析出風露點溫度與能源消耗之最佳設計),並藉由高溫再生風實施熱回收機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第二段:化學轉輪循環空調箱(DH AHU) 再次與室內回風混合後,經由分子篩轉輪進行二次深度除濕,進一步將露點降低至 -60℃以下,確保室內空氣濕度維持在極低水準。此外,需搭配極低濕露點感測器與風量調整系統,以即時監控與穩定送風,確保生產環境的乾燥度與潔淨度達標,並輔以極低濕露點溫度感測器,即時調控送風量,維持穩定環境。

化學除濕轉輪工作流程
在除濕轉輪空調系統(DH-AHU)中,中鼎集團引入一項節能設計,將轉輪後段再細分為一個「Energy Saving區」(如下圖)。該區域位於高溫乾燥再生區之後,此時轉輪表面仍處於高溫狀態。透過將部分AHU排出的空氣旁通至Energy Saving區,回收該區轉輪殘留的高溫能量,重新導入至再生區(Reactivation Zone),以減少該區所需的加熱負荷。 此外,透過此熱能回收機制,也可使化學轉輪預先降溫,有效降低其進入除濕區前的溫度。轉輪溫度下降後,後續DH-AHU系統所需的冰水冷卻量亦隨之減少,從而降低冰水盤管的能耗。該節能設計不僅減少再生區的熱源需求,同時也降低了維持室內溫度所需的冷凍能力,整體提升系統能源使用效率,達到雙重節能的效果。

溼轉輪節能方案
2.粉塵與金屬顆粒控制 在極片區的滾壓、分條與捲繞等機械作業中,常伴隨大量微小粉塵與金屬屑產生。為降低污染風險並提升機台壽命與工作人員安全,應輔以空氣過濾系統(HEPA等級)、粉塵排氣設備、真空清潔系統、製程設備隔離罩設計,以預防微粒進入極片,避免導電異物造成電池性能下降或潛在安全風險。 3.組裝生產區空調技術 組裝區涉及電解液注入與封裝,該過程中電解液屬於高揮發性與易燃性液體,對環境安全提出高度要求。因此,空調系統除需維持適度乾燥與潔淨之外,亦需兼顧以下功能,包含:微環境控制(Mini-Environment),可局部控制區域濕度與潔淨度,提升管理效率與節能效果;換氣系統設計,以防止電解液氣體累積,提高空氣流通性;防爆、防火機制,如設置偵煙器、防爆燈具與緊急排風裝置等,分享之案例微環境(Mini-Environment)採用密閉全覆蓋形式可更有效控制生產的濕度、潔淨度與安全性。 4.化成生產區空調技術 電池進入化成區前已完成封蓋清洗作業,故環境的粉塵已不會影響電池品質,此階段為鋰電池首次充放電階段,過程中電芯會釋放熱能,因此空調系統的主要目標在於穩定溫度控制,一般控制設定於±2℃~±3℃。以中鼎集團2023年三元能源科技鋰電池新建案為例,空調系統依據電芯放熱特性進行優化設計,包含:提升送風量以增加熱交換效率;控制溫度上下限以穩定充放電反應。
鋰電池工程的趨勢與展望
台灣地處潮濕亞熱帶氣候,鋰電池生產對於乾燥與潔淨條件要求極高,因此在設計鋰電池廠房空調系統時,必須更重視節能與環境永續的平衡。 目前鋰電生產市場,逐步導入多項創新空調技術,包含:高效能轉輪式除濕模組、再生熱回收系統、智慧控制與即時能源監控平台,不僅可有效降低空調用電成本,亦能協助工廠取得國際認證,如LEED綠建築標章等,進一步提升企業形象與國際競爭力。 本文所探討之鋰電池廠房空調技術,於2023年成功應用於三元能源科技於台灣的新建廠案,該專案於節能設計方面展現高度創新與整合,採用陶瓷軸承冰水主機、一次變流量冰水系統、冬季全外氣自然冷卻機制,並結合製程熱排系統進行熱能回收,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榮獲LEED黃金級綠建築認證。該專案展現出穩定且高效的環境控制能力,有效保障生產良率與產品品質,同時實踐節能減碳目標。 面對鋰電池產業持續成長與環保法規日益嚴格的趨勢,空調技術將不再僅僅是基礎設施的一環,更將成為提升產品價值與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利器。未來,中鼎集團將持續透過新技術的導入與應用,攜手業主共同打造更加智慧、穩定與節能的鋰電池生產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