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y
技術分享
焚化廠節能技術應用案例探討
— 資源循環事業群 信鼎 專案一部 經理 高振誠 — 資源循環事業群 信鼎 專案一部 工程師 蔡喬欣 — 資源循環事業群 信鼎 溪州廠 工程師 洪建皓
隨氣候變遷成為阻礙全球永續發展的最大威脅之一,世界各國紛紛宣布淨零排放目標,台灣也啟動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法制作業,除了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外,也將推動碳定價制度。中鼎集團崑鼎(ECOVE)公司深耕焚化與機電維護領域逾20年,為因應全球淨零趨勢,積極整合各項節能減碳技術,並應用於近期焚化廠延壽案。 台灣現有焚化廠大多已運轉近20年,以現今的工藝技術可提升設備效率及能源利用率;但在廢棄物處理壓力下,各縣市環保局無法允許焚化廠長期停機進行升級整備,因此,其提升能源效率的方向,多聚焦於高用電量設備的優化改善。在焚化廠設備升級整備計畫上,崑鼎集結具有操作營運的豐富經驗及優秀專案管理的人員,針對焚化廠進行系統化的盤查及分析,以因應在較短的焚化廠停爐期程,提出節能減碳及利用餘熱等各方面之節能改善計畫。下表即以近期進行設備升級整備的台南、溪州及岡山等焚化廠為例,分別說明焚化廠高用電量設備中五大改善項目的節能規劃。

表1 節能設備改善規劃表
改善節能設備 提升減碳效能
1.增設馬達變頻器
經由頻率的控制,變頻器能控制轉動設備在輕負載下維持低轉速,以達到節能效果,且因有緩啟動功能,可降低瞬間啟動轉動設備所需的電力。例如一般所熟悉的變頻式冷氣,因壓縮機在變頻的控制下,可適當的調節壓縮機運轉,即可有效節電。 在馬達加裝變頻器,如要達到節電效果仍有一定的條件,尤以裝在功率大、長時間運轉且負載高低差異較大的設備效果最佳,如:誘引式抽風機馬達、一/二次風馬達、氣冷式冷凝器馬達及設備冷卻水馬達,皆為焚化廠長時間運轉且為高耗電轉動設備。馬達加裝變頻器後的控制架構,如下圖。以日處理量900公噸的溪州廠及日處理量1,350公噸的岡山廠為例,一次風機馬達加裝變頻器每年可節電約40萬度/台,二次風機馬達加裝變頻器,則每年可節電約30萬度/台。

馬達加裝變頻器控制架構圖
2. 更換氣冷式冷凝器葉片材質
氣冷式冷凝器(Air-Cooled Condenser,簡稱ACC)葉片在材料的改革上,可以從原本鋁合金材質換成玻璃纖維材質(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簡稱FRP),如下圖。 FRP是一種高分子環氧樹脂為基體,玻璃纖維為增強體,經過複合工藝而成的複合材料,優點為單位強度高、耐腐蝕、抗老化、耐高/低溫環境、耐燃性、絕緣佳及低熱傳導率。FRP可依據現場環境設計出較佳的扭曲度、弧度及扇葉安裝角度,更換後於相同運轉條件下可降低馬達耗電。以日處理量900公噸的溪州廠為例,更換12組FRP葉片,於100%MCR轉速下,可節能約18%,預估一年節電約100萬度,日處理量1,350公噸的岡山廠更換10組FRP葉片,預估一年節電約82萬度。

FRP葉片
3. 提升馬達效能
馬達是推動所有電力設備運轉的核心裝置,從節約能源為出發點,高效能轉動設備是現今國際發展趨勢,為了避免世界各國馬達效率標準不同,2008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簡稱IEC)公告國際效率標準,將效能由低至高分為IE1(standard efficiency)、IE2(high efficiency)、IE3(premium efficiency)。溪州廠一/二次風更換為IE3馬達後,初步估算一次風馬達每年節電效益約2萬度/台;二次風馬達每年節電約40.5萬度/台。另外,冷卻水馬達設備每年約節電0.3萬度/台。
4. 更換照明燈具
焚化廠為丙類危險性工作場所,廠房內照明相當重要,在環保節能的趨勢下,採用LED環保產品取代傳統高耗能燈具,相較於將電能轉換成熱能再轉換為光能的傳統光源,LED燈係直接將電能轉換成光能,能更有效率地獲取光源。以岡山廠更換的種類及開燈時數為例(如下表),估算一年約節電57萬度。

表2 焚化廠原燈具及擬更換燈具類型
5. 增設吸收式冰水主機
冰水機為焚化廠高耗能設備,以日處理量900公噸的溪州廠為例,於夏季每小時耗電約200度,近期流行之吸收式冰水主機,可利用焚化廠內餘熱取代壓縮機,利用低壓蒸汽來驅動冰水機,可大幅降低冰水機用電需求。以溪州廠為例,吸收式冰水主機比原冰水主機節電85-95%,增設吸收式冰水主機估算一年約節電102萬度。
突破現況 展望未來
「精進技術整合應用 優化資源循環效能」為崑鼎的企業使命,崑鼎一方面響應政府節能政策,另一方面結合設計規劃,在符合工期與現場狀況的條件下,評估合適的節能設備並應用於焚化廠,以妥善維持設備運轉率,提升焚化廠價值。崑鼎也在賦予老焚化廠新生命的同時,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危機,在日常工作中以核心本業實踐永續,為地球永續做出實質貢獻,邁向零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