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ainable Future
永續未來
創造企業與環境雙贏
CTCI永續管理行動
為解決全球暖化造成的極端氣候及對世界各地的影響,聯合國於1992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自1994年生效後每年均召開締約國大會(COP)。1997年第3屆大會通過具有法律效力的《京都議定書》,針對減排人為溫室氣體展開各項行動;隨著《京都議定書》將於2020年到期,2015年第21屆大會提出新的《巴黎協定》,設定2100年前全球均溫升幅需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並於去年第22屆大會制訂落實《巴黎協定》的各種方法,以遏阻日趨嚴重的全球暖化問題。 面對《巴黎協定》之目標,企業如何從中發現機會和創造價值,將是一大課題與挑戰。中鼎集團長期以來秉持環境永續發展之經營方針,致力各項綠色工程技術的導入與研發,為積極因應氣候變遷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中鼎集團目前透過自主碳盤查、友善揭露與健全的環境管理系統,共同減緩氣候變遷問題,同時強化自身氣候調適能力,為呵護地球盡一分努力。

圖1 全球氣候行動發展歷程
企業參與--全球氣候行動變革之核心
根據聯合國與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報導,第22屆締約國大會開幕時即強調,未來將投入5個關鍵行動領域,包括「氣候金融建立」、「國家自願減量」、「脆弱社群保障發展」、「發展中國家能力建置」及「非締約方之利害關係人參與(如企業)」。其中第5點以企業參與為目標,被視為全球氣候行動轉型變革的核心。 企業如何參與全球氣候行動?會議期間以The Business and Industry主題的會外活動,便針對企業如何將商業意涵或投資方案融入低碳與韌性經濟的可行性進行討論;企業於本次大會的能源日更聚焦探討《巴黎協定》通過後所帶來的能源風險與發展再生能源採購之商機;能源日當天更有企業透過宣示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全球碳揭露專案(CDP)和全球能源生產力聯盟(Global Alliance for Energy Productivity)所主導的RE100與EP 100組織,以獲取企業最低成本的減碳途徑;此外,企業之間可共組「再生能源採購聯盟」(Renewable Energy Buyers Alliance,REBA),強化再生能源的供需鏈結和企業彼此的連結,暢通減碳途徑;在實際行動上,於2015年啟動、為支持加勒比海地區國家使用再生能源的「開發中島國燈塔倡議(SIDS Lighthouse Initiative)」計畫,也獲得產油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布投資5000萬美元以協助進行能源轉型,顯示出企業參與全球氣候行動之決心與可行方式,積極因應全球氣候變遷之議題。 因應此一趨勢,國際標準組織(ISO)在本會期中也公布了新的認證--「企業氣候行動認證ISO 14080」,內容包括提供如調適與氣候融資的定義和範疇、訂定可量化檢視的步驟、建立明確目標與檢核成效的績效指標方法等,提供企業未來確立氣候行動、相關執行方式與執行能力檢核之依據。

圖2 企業參與減緩氣候變遷之行動
友善揭露--CTCI擴大盤查溫室氣體
中鼎集團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自2008年起每年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並於CSR委員會下成立跨部門的環境保護小組,除了積極推動並加強作業場所的各項節能與環保管理,也協助客戶進行節能減碳行動。此外,2015和2016更連續兩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之新興市場永續指數(Emerging Markets)」成分股之企業,是台灣首家也是唯一入選工程產業類別的公司,其中評比項目包括氣候變遷策略,即屬公司環境面永續議題之一。 為展現與全球共同減緩氣候變遷的決心,並釐清碳排放問題之風險與機會,自2012年起,中鼎集團進一步推行自我檢測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並通過國際標準組織ISO 14064第三方驗證,未來更持續深化碳管理思維至工程技術服務,將盤查作業從原先涵蓋中鼎大樓範圍的範疇一與範疇二,逐年擴大推行至各工地,並列為重點工作項目。此外,今年中鼎集團受邀參與全球最大碳揭露資料庫「碳揭露組織(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簡稱 CDP)」之氣候變遷評量調查,期待透過友善揭露獲得永續信賴。
與時俱進--CTCI新版環境管理系統
2006年中鼎集團主動導入ISO 14001:2004環境管理系統,每年均通過第三方單位驗證,確保在營運順利的同時更兼顧環境責任。然為因應近年日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遷與環境風險,國際標準組織(ISO)於2015年9月改版發行ISO 14001:2015,以協助企業加強預防與控制。中鼎集團預計於今年申請通過新版驗證,以更具永續性之國際標準驗證提高環保績效,健全環境管理系統。以下分別說明新版內容四大重點:策略性組織規劃、高階領導統御、擴大環境政策承諾範圍,及生命週期思考。


一、策略性組織規劃
企業在制定環境管理系統的第一步,為了解與自身使命、願景與相關內外部課題,其中包含檢視外部環境情況、辨認市場機會與威脅後,再於環境管理系統中導入風險管理概念,針對不同風險層級發展因應作法。為帶領企業邁向動態且健全永續目標,新版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2015除了既有的監督和量測功能,更新增分析與評估功能,並將分析評估範圍擴大至影響組織的外部衝擊,使企業更能全面掌握系統運作績效。 後工業化時代環保意識抬頭,生產製造過程中之環境衝擊已然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ISO14001:2015特別強調組織推動環境管理系統的同時,應關注利害相關者的意見並給予適當溝通,企業可根據各利害關係人要求擬定溝通之議題、頻率、時間與執行方式等,滿足利害關係人之期待。中鼎集團自發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開始,即確定利害關係人並設定溝通方式、頻率與回應重點,未來也會將此納入環境管理系統改版之規畫,提升環境面的溝通品質。
二、高階領導統御
新版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2015對於企業高階管理階層的領導統御能力,報有更高的期望。高階管理階層可透過參與建立企業的環境管理系統,確保其與公司營運之間的相容性,並經由召開管理審查會議,檢視執行績效,達到持續改善目的。中鼎集團定期召開由集團副總裁主持之安衛環管理審查會議,並由各事業部最高主管代表參加,落實高階管理階層參與支持,更臻完善整合環境管理與組織業務目標。
三、擴大環境政策承諾範圍
新版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2015在環境政策承諾範圍上有一重大變革,將原有「污染預防」、「持續改善」和「遵守法規」,變更為「環境保護」、「守規義務」和「持續改善」三大面向,顯示企業須積極投入更多面向的環境保護行動,如永續資源使用、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等議題。此外,環境政策是證明高階領導與承諾的客觀證據之一,也是與利害關係人溝通之工具之一,可見環境政策於系統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秉持高品質綠色工程,在新版環境管理系統推行前,中鼎集團在安衛環政策中就已提出五大理念:提供符合環保要求的專業服務、推動節能減碳、污染預防、協同利害關係人促進環境保護及永續發展。
四、生命週期思考
產品與服務的生命週期評估,已被廣泛應用於環境管理,因此新版環境管理系統ISO 14001:2015將包含原料開採、製造、配送、使用、廢棄回收之生命週期評估納入條文內容,作為企業組織鑑別環境衝擊與擬定環境策略之思考觀點--兼顧3E平衡(經濟、環境、能源),同時促成4R(減量、回收、再利用、再生)。對此而言,中鼎集團供應商與協力廠商評鑑機制已行之有年,後續將會持續以生命週期思維,檢視具控制力或影響力的面向納入管理考量。
結 語
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書中提出,永續發展的標準定義為:「滿足目前世代的需求,又不危及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之能力的發展。」若要達到這個目標,需涵蓋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要素,環境責任更是企業社會責任不可或缺的一環。展望未來,中鼎集團將持續與時俱進成長,以專業工程技術和永續管理行動,具體落實環境政策與綠色工程之理念,創造企業與環境雙贏。